自20年前拿下第一批国产手机牌照后,TCL推出宝石手机把首个国产功能机销售推向巅峰,并率先通过海外收购开启国际化。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全球通讯市场“四郊多垒”,国产品牌如华为、小米等逆势崛起,TCL手机却因经营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品牌定位不清晰,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丧失先发优势。
鸡蛋要从内部打破才能“重生”。2018年年底,TCL通讯启动Rebirth(重生)计划,号召全体员工以用户为中心,改变组织结构,优化工作流程,杜绝延长线思维,重现TCL品牌手机荣光。在TCL通讯全球产品中心,陈戟、竹岩、何研、陈娟等一批在海外产品规划、工业设计、互联网服务等领域多有建树的经理人陆续就位:产品中心被重构,聚焦TCL产品与阿尔卡特产品,围绕移动用户需求,提升产品力;设计中心重整旗鼓,扭转了过去“成本为先”的工作思路,回归到“以TCL品牌内涵优先”的设计思想,打造TCL手机差异化形象;新设用户体验部,工作重心从简单的UI设计升级为通过搭建软件服务体系,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在这场TCL通讯的自我变革中,首款TCL品牌智能手机——TCL 10系列孕育而生。

大屏当道
随着手机网络从2G、3G向4G升级,手机屏的设计从“齐刘海”、“水滴屏”、“钻孔屏”到“美人尖”,屏幕也越来越大,屏占比也越来越高;同时,屏幕被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譬如屏下指纹、屏幕发声、屏下摄像头等等。屏幕,越来越成为人和机器交互的主要载体,这给了产品中心启发:如果说麒麟的‘芯’让华为手机得以一枝独秀;那么TCL华星的“屏”或许能让TCL手机再次走向行业的最前沿。在TCL通讯7楼的一面摆满手机器件的墙体前,TCL通讯设计中心团队围绕TCL手机形态进行了头脑风暴会。“要进一步提高屏占比,屏幕就不能是平的”,“手机要怎么弯折才能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呢?”会议从早上开到深夜,逐渐确定了TCL 10系列手机的设计方向:主攻行业公认“握感”最好的6.47英寸产品,采用全高清AMOLED柔性曲面显示屏。将6.47英寸的柔性屏贴合在盖板上,使画面朝着屏幕四条弯曲边框不断朝外延展,不仅用户用一只手就能操控手机,还进一步缩短屏与背板、边框的距离,让屏与手机真正融为一体,给用户裸眼3D大屏的视觉体验。窄边距、曲面屏与轻薄机身的设计方案让TCL 10系列概念机薄得只剩下一块屏。这是TCL手机‘One Piece’设计理念的雏形。

突破“屏”颈
手机行业迭代周期短,一般产品从项目启动到量产需要耗时6至8个月,而TCL 10系列却耗费了TCL通讯团队一年多的时间与心血。当设计团队把ONE PIECE概念机的设计图交给研发团队时,几乎所有研发人员都摇了头,“这是不可能的”、“根本做不到”。
研发人员的犹豫并非没有道理。要做到屏、摄像头与背板合为一体,镜面工艺是首个必须攻克的行业技术难点。一般的手机摄像头凸起,摄像头的镜面玻璃只需要单独做一层AR涂层(Anti reflection,抗反射增透涂层)后安装在背板上即可。由于TCL手机的摄像头要嵌入玻璃面板与背板中,这就要求镜面玻璃不仅要经过AR涂层,还需要增加一层AF涂层(Anti-fingerprint,抗指纹涂层),才能提高玻璃透光率,达到增透目的。但是两层镀膜工序对屏幕的良率影响极大。研发人员经过数月实验,从无数个失败方案中总结经验,开发出一款TCL10系列专用遮蔽治具,先将摄像头镜面之外的区域遮盖后再镀膜,不仅确保了生产良率,还提高了产能效率。
第二个技术难题在手机背板。光哑同体因其磨砂质感和丝滑手感几乎是一线品牌旗舰机的机身标配。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均采用全背板哑光工艺,还没有局部哑光的设计,原因是对于手机这类中小尺寸产品,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准确、均匀喷砂一直是行业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发人员曾试图改变手机结构,选取不同的材料工艺来达到局部哑光效果,可惜产品良率很低。这时一位研发人员打开了一包香烟抽了起来,烟盒上一圈烫金彩条引起了其他研发人员的注意。“彩条与包装膜、烟盒属于不同的印刷工艺,如何确保彩条准确地绕在烟盒口呢?”带着这个问题,设计团队走访了深圳的烟草包装供应商,与印刷产线工人做技术交流,随后结合TCL华星的光罩技术,开发出专用喷砂治具和曝光显影工艺,行业局部哑光喷砂难题迎刃而解。
.jpg)
创新降本
TCL品牌智能手机拥有多项行业首创工艺。在TCL展出首款光哑同体产品9个月后,竞品才陆续推出类似背板产品。TCL迄今仍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集成光哑同体,AG、AF双涂层等工艺的手机品牌。同时,TCL 10 Pro手机凭借超窄边框和曲面设计实现了93%的屏占比,比同尺寸的标杆品牌手机窄1至2毫米,这一毫米的差距,把曲面屏“立体沉浸”的成像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部手机呈现出琉璃色泽,厚度仅8.6毫米,却集成了4500万毫安的大电池、6400万像素的相机。摄像头未有一毫一厘的凸起,与背板融为一体。独特的设计让TCL 10 Pro德国“iF”设计奖和“红点”(Red Dot)两项国际设计最高荣誉。

同时,TCL通讯与TCL华星还在研发过程中创造了多项专利技术与设计成果,大到背板玻璃,小到取卡针,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制造成本。研发人员不断改良治具、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工艺,以低于行业标杆2/3的成本,生产出与一线品牌一样折射度、透光度的背板;SIM卡取卡针是手机产品中最不起眼的配件,成本低得常常被人忽略。TCL通讯的设计人员却从中挖掘到降本机会,选用新金属材料,将SIM卡取卡针从行业默认的顶针设计改成矩形,不仅增加取卡针的立体感,还节省了50%的成本。“用有限的成本给用户带去有价值的创新,彰显TCL品牌特色,这是我们对每一位产品经理的要求。”TCL通讯全球产品中心总经理陈戟说。
除了打磨硬件,TCL 10系列手机还推出新的TCL UI,打造“最直接的安卓系统”。产品体验部部长何研率领产品体验团队对安卓用户使用习惯进行洞察,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应用系统操作繁琐、学习门槛高、个性化不足。由TCL通讯自主开发的OS系统有多项特色功能,如手势唤醒功能菜单、一键图片润色与删除、APP自定义排序、相册自动识别图片并分类收集等,操作便捷、功能丰富,让用户更容易上手。TCL通讯内部还成立“α评测小组”,鼓励全体员工一起找“Bug”,持续优化系统。
拿下北美“入场券”
在今年的CES上,何岩拿着尚未上市的TCL 10 系列手机为观众们作讲解,一位葡萄牙记者听后特别心动,请求何研把样机卖给他。除了媒体外,TCL 10系列还吸引欧洲运营商沃达丰、Orange等主动前来问询。其中最让TCL通讯团队惊喜的是北美运营商Verizon也向TCL发来“入场券”。在美国,四大运营商掌握着智能手机市场85%~90%的销售份额。Verizon是美国最大的运营商,以进驻门槛高、品质挑剔著称,仅其一家就占据了当地手机市场1/3的市场份额。能入驻Verizon意味着北美市场的大门已为TCL手机打开。
早在去年,TCL 10系列手机以及TCL显示技术就引起了Verizon关注。为了增加对TCL的了解,Verizon邀请TCL到Verizon公司开展技术交流。当TCL通讯、TCL华星产品技术团队共7人到达Verizon公司时,20多位Verizon产品经理、渠道管理人员已经坐在偌大的会议室里等候着他们。这次交流会足足进行了大半天。双方围绕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展开了激烈讨论,气氛相当热烈。
后来,TCL获邀参加Verizon一年一度的品牌竞标。除了苹果、三星两家常驻品牌以外,每年都有不少新品牌在中标后成为市场“黑马”。当天的竞标者还有摩托罗拉、LG、诺基亚等品牌。经Verizon多番讨论与测试,TCL品牌被认定为“值得一试的品牌”,被首次准予入驻Verizon,迈出了TCL品牌手机进入北美市场的第一步。
时代洪流带不走的往往自有一套活法。驰骋通讯行业20年后的TCL品牌,已经做好了再次出征的准备。(TCL通讯袁名海对本期专题策划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