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起,央视财经《对话》栏目和央视财经新媒体特别策划推出《奋斗2020:直击复工产业第一线》网络视频节目,选取中国国民经济最具代表性的 10个行业、邀请10位知名企业家与主持人连线,分享企业复工复产的最新动向,回应社会关注的行业话题。4月19日,主持人陈伟鸿连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对疫情期间TCL如何防疫、复工复产及制造业如何应对全球疫情挑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陆军头形象出镜,显现全员备战状态
陈伟鸿:李董您好!今天我发现李总是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连线节目当中,这个新的发型是什么时候设计出来的?
李东生:公司正在“战斗”状态,所以我理了一个“陆军头”,以“战时”状态来面对挑战。
在春节假期期间,公司一直都保持“战时”状态,因为TCL华星是半导体显示的生产企业,由于工艺的特点,它是365天连续生产的。在春节假期之前,武汉工厂已经意识到疫情非常严重,我们武汉工厂共有13000人,按照安排大概6000多将近7000人在春节期间是要继续生产的。当时看到情况很严峻,总经理和核心高管就决定不放假,留在武汉,现在这个决定现在看来非常重要。
在整个疫情期间,我们谨慎管理整个厂区的生产经营和防疫,总部也给前方工厂提供全力的支持。年初一开始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战情分析”会,商讨如何应对疫情。
非常幸运的是,整个疫情期间,我们将近7000名在武汉员工,没有一例感染案例。
陈伟鸿:TCL作为全球化企业,供应链遍布世界各地。在复工复产中,我们遇到了哪些挑战?
李东生:深圳、武汉和惠州TCL华星的工厂在整个假期都在坚持生产。现在的材料供应基本都正常了, 2月时压力最大,当时很多供应商都没有按时复工复产,我们的供应端出现了很大问题,我们在全球范围来协调,保证生产不受影响。TCL华星深圳和惠州的工厂基本保持满产,没有受到影响。武汉华星受到一些影响,2月份产能是85%左右,3月份基本上都正常了。正因为我们在整个疫情期间对供应链管理做得比较好,所以第一季度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销售收入增长了24%。TCL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占全球很大供应比例。武汉的低温多晶硅显示器占全球市场的20%。电视机面板占全球市场供应量的14%。在疫情期间,TCL华星保持持续生产,对全球显示产业的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还接到一个主要客户的邮件,感谢我们在疫情期间按计划保证他们的供应。
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中国全球领先有机会
陈伟鸿:事实上在海外,TCL也有一些遍及世界各地的工厂,所以我们也非常关心TCL海外的这一部分,他们的生产现状究竟进入到了什么样的阶段?
李东生:我们公司在越南、波兰、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印尼等国家都有工厂。从3月下旬开始,这些工厂逐步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95%以上的员工都在所在国家封关之前就到达当地,影响相对减少。
另外,我们努力地协调解决当地的供应链问题、员工生产问题,使得工厂的产能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从3月份到现在,海外开始加强管制之后,整个海外业务受到的影响还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整个业务基本能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陈伟鸿:TCL在下一步复工复产中会有什么新的目标和规划吗?
李东生:我们产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终端产品的产业,包括电视机、手机、家电和其他智能终端产品,这一部分企业在春节是放假的。由于疫情的影响,员工复工比较晚。在政府措施的推动下,3月份,我们终端制造企业的复工复产就恢复到一个好的水平。其中电视机3月份的产量创历史新高,把2月份的产能补回来了。同时,整个终端的业务虽然在第一季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但3月基本恢复正常。
陈伟鸿:三星等韩国企业退出LCD生产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李东生:从战略上来讲,三星和LG分别宣布退出LCD产业,但并不是要退出半导体显示产业,更多是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角度来考虑,并可能会把资源集中到QLED和OLED的发展,规避在LCD产业中和中国企业的竞争,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中国企业已经很明显地在大屏幕显示方面取得竞争优势,而且这个优势随着未来的发展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机会在于可以加快全球产业布局,在大屏幕显示产业领域需要巩固中国企业的优势。
在液晶显示方面,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已经是并驾齐驱了,在技术、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实际上我们已经超越他们了。
挑战在中小屏幕里面,我们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要加快发展,所以我们也相应采取措施来应对。在中小尺寸里面,如OLED、下一代新的显示技术领域还会有一轮PK,我们要做好准备,在下一轮PK中争取生存发展机会。

全球化不会被按下“暂停键”
陈伟鸿:有人说疫情让全球化按下了暂停键,也有人说疫情让全球化按下了快进键。关于未来全球性的产业链的重构问题,李总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李东生: “全球化被按下暂停键”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经济全球化总的趋势还是不会改变的。中国的产品在全球的份额越来越高是因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只要我们保持竞争优势,就能够保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此外,中国企业要对全球化战略做出调整,不能够简单地把产品卖出去,而是要把产业链建在当地,在当地生产、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全球化才能够做到真正扎根当地,我们过去几年也是按照这样的经营方式来布局全球化业务。这次疫情对我们全球业务影响不大,主要源于我们全球化和本地化结合得很好。
不修改今年预算目标
主持人:疫情等挑战让企业家们必须有底线思维或“活下去”的措施,您对这种说法有什么样的看法?
李东生:企业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才能够走得更长久,才能持续发展,但企业家也必须有底线的思维,时刻要考虑风险的防范。这两方面的工作在企业经营的任何时候,作为企业家都要去平衡好的。
首先,我们鼓励团队以一个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应对挑战,来实现今年的经营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打算修改今年的经营预算,虽然有可能会达不到,但是这个目标必须放在那里,大家这口气不能松。疫情对所有的企业影响都一样,你能够把困难解决,就能比别人跑得快一些,我希望我们能够比对手跑得快一些,也希望中国企业这个群体能够比外国企业跑得更快一些。
陈伟鸿:刚刚李总说他希望在疫情过去后能到武汉去,亲自给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员工送上红包,是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在那一刻您送上的不仅仅是表彰和鼓励,更多的是送上了一份信心和一种力量。我相信这样的力量也是在复工复产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新动能。
李东生: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短期的,我们有信心克服。我们准备近期和高管团队一起去武汉颁发特别奖,感谢大家在疫情期间坚守一线,让公司经营正常运作,为全球显示产业链的正常运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TCL华星拥有三个工厂:一个是在深圳的t6工厂,这是一个11代生产线,在疫情期间,一直正常生产,现在已经超出了它的设计产能,月产玻璃基板9万张;另外,是在武汉的两条生产线,一个是t3的低温多晶硅的生产线,现在已经满负荷生产;另一个是武汉的t4柔性OLED生产线,现在正在爬坡上量,这两个武汉的生产线现在也是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在今年未来的时间,我们要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努力实现今年的经营目标。
|